1995年我面臨選大學科系的困擾, 愛畫畫的我想選廣告系或室內設計但基於家人的開導我選擇了不歸路~~~~~建築系。當時的我真的對建築系一無所知,但有多少人在進入自選科系前完全了解自己的未來呢? 而我也不例外。1996年9月20歲生日那天我隻身踏上了英國土地開始抱著理想與建築奮戰。建築系分為4段;
Part 1 : BA(Hons) Architecture Study (3年大學讓你後悔之餘還有學歷可拿)
Part 1.5: Professional Practice (第一次實習)
Part 2: Barch (Hons) Architecture (最後2年大學)
Part3: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Management (第二次實習及執照考試)
整體來說最少要7年才能成為建築師

一年級開學第一天在寒冷的氣溫下與同學老師前往新堡河堤旁素描,描繪出自己眼中的太茵大橋 (Tyne Bridge),
雖然奇冷無比但也很努力的畫…之後的一連串天花亂墜的畫畫設計課程及一些基本歷史理論結構課程讓我第一年過的還瞞開心的。
入學人數82人)

順利升上第2年的我開始感覺到壓力了,設計已不能再是天馬行空,實用課程也越來越多,熬夜繪圖作模型的日子不斷的增加…
當時的我只能感謝媽媽把我養的那麼壯。心中的理想與決心也開始動搖但倔將的我也只能咬起牙根拼下去了。
(升學人數72人)

3年級算是建築系裡第一個高難度的考驗吧! 每天面對著設計論文,吃喝睡拉都想著設計論文它就像靈魂般的無時不刻的跟隨著我,
晚上作夢也得爬起來作紀錄。一整年綠著臉面對不同老師的指導去修修改改,從不知道最終完美的傑作是什麼。
除了每星期設計老師的的打擊還外加一堆有的沒的考試似乎把大家的發條條到最緊。最後大家也幸運的熬到畢業,
而班上也從原本的84人變成了62人。我在1999畢業於Newcastle Upon Tyn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實習工作,老實說當時的我已決定不再繼續建築系了,為何? 因為我發現建築太廣了,壓力及責任的重大不是平凡的我能承受的。
我譯然決定回台灣,把3年的東西一股腦運回去。姑姑陰錯陽差的把我介紹入一家室內設計公司,當時的我很雀躍卻也擔心與業界有了第一接觸。
漢象是一家建築公司的子公司,我很幸運的遇到一群愛護我的同事而在這短站的一年裡我也接觸了建築界。果然是與我想像的複雜,
而我卻悄悄的愛上了室內設計。當時的我早已下定決心想留在台灣工作並不想繼續建築系,不為什麼只知道自己對建築沒那麼熱愛也摸索到自己想走的方向。
但好景不常,父親也在那年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我一邊照顧他一邊小心翼翼的把自己想法說出來。傳統的父親無法理解我的看法也當然無法認同。
他認為做事要有始有終,當建築師的未來前途無量。在一再的解說失敗後為了不讓他失望及擔心我在2000年底又提起行李回到了英國繼續與我的建築抗戰。
第五年的第一學期是我認為最苦的一年,把我們從正常的現實生活中又拉回到無日無夜的深淵。當時的我只要一坐在電腦前手就發抖,
心理的不願與孝順的心開始拔河。我老實說,當時的我真的對建築除了倦怠就是厭惡,把自己推向黑暗卻又得在電話中裝堅強就為了不讓父母操心。
有時想想為何我不能自我一點自私一點去忤逆病中的父親而選擇自己的路。當時的我真的好想說我真的不想做建築師,真的不適合我,
放棄後半段並不代表我浪費了一個大好前途,我相信有了第一段學位我能在室內設計打出一片天。
(入學人數38人)

混混惡惡的過了第5年, 暑假回家奔喪心裡對父親的不捨讓我有想放棄學業在家陪傷心的母親,也想讓自己再度釐清自己的未來。當然,
一句爸爸不會希望你放棄的話又把我踢回建築的無底洞。告別強忍淚水的母親我又飛回了英國開始我最後一年大學的課程。
這關鍵的一年就靠一個設計論文來定生死,每天反反覆覆的修改及每當與母親說電話時的傷悲讓我面臨崩潰。一個人靜靜的坐在角落哭泣而隔
一天又帶上開朗的面具來面對朋友。我對建築的愛已經被剝奪到負數了,一心一意只想放棄。我只想做一個單純的上班族擁有自己的家庭就這
麼單純我沒有抱負但並不代表我沒用,但背著不讓父母失望的包袱我走過來了。

終於在2002年7月我畢業了,在這最後2年的大學課程同學間產生了微妙的革命情感,不分國籍人種,相擁後各自走向業界的路而我呢?
我在猶豫,我想回家! 但此時的我知道就差那麼一歩我就能畫下完美的句點,可是我能繼續熬嗎? 我想嗎? 猶豫不決之餘我還是把履歷一一寄出去了。
朋友一個個找到了工作而我呢…礙於是外國人身分工作真是難找,要不就是連面試都不給,要不就是薪水少的無理。在英國混了幾個月後在
無意的聊天中發現一家公司有缺職,我抓緊機會就寄,幸運的是他們願意面是我也給了我現在的職位。

我的公司是在一個裝修後的古蹟教堂裡,剛進公司時非常緊張畢竟是菜鳥嘛! 但是同事都非常的友善,慢慢的也上了軌道。
當時的我是以台灣人做是方式在上班,要加班就加班沒什麼。一段日子後我發現某些人會利用這好處把一些爛攤子推給我,雖然心裡百般不願但也不好意思推辭。
這樣的工作方式也讓我的薪水提高了一點,也讓賞識我的老闆願意為我付出學車的費用。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慢慢的我的信心也逐漸增加了。
半年後的一天老闆問我是否會說廣東話想托付我一個案子。時當我真的是又喜又驚。從那天起我就開始我的 “華人老人社區”的經驗旅程。一開始作設計時
還瞞容易的,但慢慢的發現作設計無法像學生時代一樣隨心所欲,金錢、時間、法規等讓我這菜鳥申展不開。我也慢慢的了解為何英國的建築物都長的一般樣。
最後設計終於通過審核要開始蓋了,這時我才發現我根本還為踏入所謂的建築業,我一直以來只是像個學生一樣在門外徘徊。查看工地與各式的專業人員開會討論,
雖然有主管帶領但一頭霧水的我開始退縮,信心野像潮水一樣逐漸的退回原點。

在實習後的一年我有機會去考建築師執照,但是我放棄了。我決定與其死背書把所有經驗背起來,我希望能借華人老人社區來累積我該有的Hands-on 經驗。
本來預期我回家的母親得在等待一年。同學說我傻為何要浪費一年,我回答說只有一年的經驗就算我考上了我還是沒有信心毒當一面。
在英國,業界了解我們的經驗也不會因為有了那張嶄新的執照有所期待,但我是要回家的,在台灣我是留學生,我是國外建築師,自然就會被認為應該有能力。
而我知道一年的我真的不行,看著同學考上後興奮的心情我無法否認我有失落,但也告訴自己我的決定是對的。

2005年2月從一片平地到16個月的建造我第一個寶貝出生了。經歷過一切的難關它站在英國東北部的小鎮裡,一棟建築物看似簡單但其經過可是撥濤洶湧,
看著它一磚一瓦的成長我被感動了。從裡到外觸摸著每一吋雖然與我預期相差甚遠但聽客戶對它的評價我笑了。細細的看連油漆味都是香的,
聽起來似乎愚蠢但我的確看著它傻笑了許久。與老闆站在一起欣賞著寶貝老闆我著我的手說了一句話‘It is yours! Well done.’就這麼一句簡單話讓我覺得好驕傲。
隨著時間飛逝一年又過了,另一個考執照的機會來臨。老闆鼓勵我說沒問題而我也抱著忐忑不安的心去報名。要兼顧上班族及學生的身活還真辛苦,
下班後拿起沉重的書心也跟著沉重起來。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發瘋似的讀書但效果並不盡理想,唸了又忘,每天反反覆覆與法規、管理、合約等擾人的字彙鬥爭。
筆試的日子終於來臨,握著冰冷的雙手走進考場連老師都能感覺到我的不安,真糗! 順利的考完筆試,比我想像容易也鬆了一口氣。就等著下一關也是最後一關 ~ 口試!
筆試後一星期口試也接著到來,站在試場外等待…一個遙遠的10分鐘,從不知呼吸是一件那麼困難的事。進入考場面對三位建築師口試開始!問題項機關槍一般的掃射過
來從一開始回答自如到冷汗直流心跳加速可是我的手卻是冰冷的45分鐘的口試如一世紀般的難熬。走出事場看這下一位考生我們禁不住的擁抱。抱著她發抖的身軀我給她鼓勵,
而她握著我冰冷的雙手他給我安慰。當我離開了學校雖然輕鬆了但心卻無法放鬆。一個人走在大街上晃啊晃不知自己到底在逛什麼,直到朋友找我吃飯才回神!
在網上看到家人的詢問我終於崩潰了,好害怕自己沒過還得再等一年。不敢打電話告知媽媽那時的狀況只能一骨腦告訴哥哥自己的不安,雖然安慰不斷但我知道成績
一天沒到我就無法安穩。當天我睡了3小時!隔天提著疲憊的步伐及不滿血絲的雙眼走向公司。極度害怕同事的詢問,但似乎大家都曾經歷過這種等待的酷刑都沒人問我任何問題。

3月17日早上9點46分望著忽然跳出來的e-mail訊息我慌了,發抖的手慢慢的按下信件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字‘CONGRATULATION’。我看著那封信重讀數遍心中想吶喊但卻發不出聲。
我用懺抖的聲音告訴隔壁同事這好消息也煩她幫我確認,消息漸漸的傳開…老闆同事的祝福,網路上朋友及男友也未我恭賀。我也提起電話告知母親這好消息,
聽著她為我高興的語音我知道她為我驕傲我心中也默默的告訴在天上的爸爸…我做到了!
8年半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經歷了叛逆,生離死別,憂鬱症…我走過來了。父母親為我那麼辛苦,我不能說我後悔走過那麼長的路,但如果我有所選擇我會重新考量自己要的是什麼。
這是一條很長的路…對我來說太長了。現在的我也準備回家,流浪了18年是時候了。

在考過後3星期寫這篇文章好像又讓我回到過去,還是會有漣洟…真是個難忘的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lah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